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教书育人,以身立教
常言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当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来约束自己。材料中,张伯苓先生为了教育学生而戒烟,除了以言晓之,还以身作责,毅然决定“与诸同学共同戒烟”,其教书育人的认真态度与以身立教的职业素养,当是我们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应当用心学习的。
以身立教是为人师表的准则。古时有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日有言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论是“身正为范”,还是“行为世范”,其强调的都是教师以身立教于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正己之身。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乌中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切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内容。从这方面来说,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学生会在教师无声的“身教”里感受到教师心灵的呼唤,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
以身立教是构筑榜样的力量。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不辍”,以自身行为向弟子们示范了如何在艰难困苦之中,不怨不怒,沉着冷静,充满信心。孔子成为“万世师表”,不仅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更是因为他树立了教师以身立教的传统。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湖州执教的二十年间,注意言传身教,并规定师生之间的礼节,自己常常“以身先之”,其弟子“皆循循雅饬”,“衣冠客止,往往相类”,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而张伯苓同样以身立教,戒掉多年的烟瘾,让学生明白了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行为世范”的力量。教师只有以身立教,才能让学生以之为榜样,人人以“行为世范”为目标,展现出教育的力量与魅力。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著名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仅靠口头上的说教是不够的,还需要以为人师表的身教来感化和熏陶学生。让我们以身立教,共同开创教育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