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解析: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有: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二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原理的认识;三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判断能力。②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 德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在师德品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和调节作用。在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育的情感主要有“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对同事的尊重和友谊、热情;自尊感;责任感”。③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锻炼坚强的师德意志,是师德修养的必然环节。师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师德要求过程中战胜困难和克服障碍的毅力。它是在形成一定的师德认识和师德情感的基础上,调节教师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师德意志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使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明敏的果断、顽强的坚韧、坚定的自制等属性。④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确立坚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人格、职业原则、职业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要培养和涵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必须深刻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教师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理想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产生坚定不移的看法,并由此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⑤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在明确的师德意识指导下,依靠师德信念,自觉地选择师德行为,养成师德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掌握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方式;第二阶段是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从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锻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①强化意识,发掘修养动力。教师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不断强化教师意识,有助于发掘修养动力和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②学习理论,明确修养方向。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对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水平,加强对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必要性的理解。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次要学好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此外,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等法律法规和教育文件,明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向。 ③注重实践,提高修养水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教师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实现师德修养的目的。首先,要积极投入到“双文明”建设中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次,要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因为只有投身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才能切身体会到教育工作的重要和对教师道德素质的更高要求,从而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地进行师德修养;才能从学生身上发现思想闪光点,汲取营养,完善自我,增强师德情感,磨炼师德意志,坚定师德信念,养成师德行为和习惯。优秀教师经常采用的师德修养方法,主要有:①致知。教师进行师德修养必须要“致知”,即明伦察物,学思结合。教师个体要对所学的各种职业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思考、反省,力求真正弄清职业道德的本质,透彻地理解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合理性,准确地确立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起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及其情感,从而选择适当的职业道德行为。②内省。“内省”是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就是要人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辨察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严于解剖自己,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古人所提的“内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批评。认真而经常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其次,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再次,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善于控制自己和战胜自我。③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慎独"是在道德修养中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所形成的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境界。“慎独”要求教师必须在"隐”“微”恒"上下工夫。“隐",是从隐处着眼,使教师时时处处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杜绝人前人后两面派作风。“微”,是从微处着手,从小事上做起。“恒”,是在“恒"字上着力,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 做好事,不做坏事。④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此外,教师应该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要诚恳、主动、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注意听取学生的批评、建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次,教师要主动到学生中去,利用课余时间同他们一起活动、-起娱乐、-起谈心,做到多听、多看、多观察,从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心声和对自己品德行为的评判,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省和检查自身,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⑤践履。教育劳动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和过程,也是教师完善自我的手段和过程。教师个体只有在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达到职业道德修养的较高境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认知能力,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实践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教师个体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能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只有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地健全自己的职业道德人格,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