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宁平时没有复习的习惯,还有一周就要期末考试了,他开始着急起来,并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他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反复背诵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就去背——背外语单词,背课文,背语法,背数学,物理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连课间休息也不放过,从晚上背到深夜,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接着背,以致到了头昏脑胀的地步。他从没有哪次考试像这次考试下这么大的功夫,自以为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不理想。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简述学生应该如何有效进行复习。请指出晓宁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①复习时机要得当。一方面要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头脑中的保持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再复习就要花费相对较多的时间。应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学习。另一方面要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②复习方法要合理。一是在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根据复习的性质、数量以及自身情况特点安排具体的复习时间和时距的安排以及复习次数。二是复习方式多样化,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对于这三种方式哪种更有效,前苏联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对此曾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识记效果最佳。三是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的识记效果远高于单调复习。
③复习要适量。掌握复习的“量”。这里的“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二是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目的后的附加学习。有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即过度学习程度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知识最牢固;超过150%,效果并不递增,并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使学习成为无效劳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及时复习,平时没有复习的习惯,还有一周考试才开始复习,没有在学习后及时复习,头脑中的保持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 复习方法不合理,只一味的背书,不去理解内容,忽略了复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复习过度,没有把握好学习的量,头晕脑胀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使学习成为无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