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课程。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的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1)田老师之所以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①从教学规律看,违背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该规律强调既要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经验指导学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田老师“师范专业,非常业,学习精品课程”,都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②从教学原则看,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这三个原则,都强调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好的经验运用到具体教学中。材料中田老师“观看精品课程”,向他人请教,一味的向同事学习和模仿,却没有考虑学生群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做到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进行方法的更新。
③从效能感角度看,没能及时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材料中田老师“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说明其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很高,但很可能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树立学习榜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2)作为一个教师面临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去解决:
①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田老师可以通过做好学年、单元及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②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等。田老师可以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③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田老师应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灵活教学。
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田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应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等。
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⑥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更好的教学氛围产生,进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田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