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题库 箭头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 王老师: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以后的事,而词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相对比。后面“羽扇纶巾,樯橹间灰飞烟灭”则是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却功业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分析得比较完整,那么我们学过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在这首诗中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比较。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设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要歌咏的史实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国,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哪些教学原则?贯彻该原则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简答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 王老师: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以后的事,而词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相对比。后面“羽扇纶巾,樯橹间灰飞烟灭”则是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却功业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分析得比较完整,那么我们学过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在这首诗中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比较。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设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要歌咏的史实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国,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哪些教学原则?贯彻该原则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A
莘知解析:

这个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①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多次出现与“王老师: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这一提问类似的引导性问题,充分体现了该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充分地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对文化知识有了更深刻的掌握。
②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材料中王老师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杜牧的诗《赤壁》,是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很好地遵循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③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杜牧的《赤壁》两篇课文对赤壁之战描写的差异,王老师先让同学们感受新课文的内涵,然后通过悬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位作者搞错了呢?”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两个作者的不同情感和写作背景差异。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④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⑤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为: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⑥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为: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